改善服务软环境 提升发展硬实力:室内环境改善

改善服务软环境 提升发展硬实力:室内环境改善

江门创新推出不动产登记“中午不打烊”服务室内环境改善 。江门市自然资源局供图

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,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、保障人民群众财产权利的重要制度,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室内环境改善 。2015年,我国正式颁布实施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》并颁发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,实现土地、房屋、海域、林木等统一登记,标志着不动产登记制度从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性跨越,既夯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基,又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,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。

十年淬火锻造,十年成就伟业室内环境改善 。随着江门市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在鹤山市颁发,侨乡正式迈入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新时期。在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浪潮中,江门以改革破题、以创新赋能,不动产登记改革不断深化,建立起从农村到城市,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,覆盖所有国土空间、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。

十年间,江门共颁发462万本不动产权证、170万张不动产登记证明、485万本电子证书,服务群众超百万人次,抵押登记和一般登记时间从3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1、3个工作日内室内环境改善

南方日报记者 黄烨倩

改革

从“破冰”到“深耕”

过去,分散登记的模式不仅难以适应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,更增加了群众负担和治理成本室内环境改善 。2013年3月,国家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,正式开启产权登记改革新时代。两年后,我国正式颁布实施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》并颁发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,标志着不动产登记制度从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性跨越。

这是全新的探索实践室内环境改善 。2015年,江门多管齐下,推动市本级及辖下四市分别设立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,顺利完成分散登记职能和机构的整合。2016年初,鹤山市颁发江门市第一本不动产权证,标志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江门落地实施。

此后,多项探索不断加快室内环境改善 。江门市第一本林地经营权及林木所有权不动产登记证书在鹤山颁发,揭开侨乡林权登记新篇章;台山市作为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,开展湿地统一确权登记,标志着江门全面开启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;江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(土地经营权)登记纳入不动产登记,由自然资源部门,标志着江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实现全覆盖;首个不动产居住权登记证明在鹤山颁发,标志着《中华人民共和法典》新设立的居住权登记制度在江门市正式落地;鹤山成为全国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县(市、区)。

十年深耕,侨乡不动产登记更快、更严、更强室内环境改善 。办证速度更快,江门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登记职责,过往多头跑,耗时15天,现只需跑一次、提交一次材料、最快24小时出证;产权保护更严,通过统一登记平台及数据库,自然资源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实时更新共享登记信息,有效避免产生权属交叉、重叠等问题;服务支撑更强,不动产登记为推动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落地提供了详实的产权数据支撑。

创新

从“纸办”到“智办”

以“保护产权 登记为民”为宗旨,江门通过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信息技术,持续创新不动产登记服务室内环境改善

——全省首创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改革室内环境改善 。2018年江门创新实施不动产交易登记集成服务改革,自主研发和启用全省首个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平台,实现“一次取号、一套资料、一表采集、一窗受理、一网办结、只跑一次”,申办材料从3套31份压缩为1套14份,办证时间从15天提速至最快24小时。该项措施入选2018“互联网+政务”优秀实践案例50强。

——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税证联办室内环境改善 。2020年通过重构业务流程,江门集成住建网签、智能计税、不动产登记等系统,将12个职能部门系统对接,实现“一步不用跑”“一纸不用交”、全流程申请只需10分钟的改革目标。

——全国首创跨境不动产登记业务室内环境改善 。2020年,江门、珠海跨城通办不动产登记全业务,港澳侨胞、企业不出境抵押登记业务。此后,江门设立“江门—香港/澳门跨境通办服务专区”,港澳侨胞、企业实现不动产缴税办证零出关、免跑腿、快速办。2023年,江门在全国范围内创新应用粤港身份互认成果,港澳居民凭来往内地通行证通过“智方便”身份核验,即可线上内地不动产登记等政务服务。目前,江门已在港澳设立9个不动产登记跨境通办服务点,税证业务6000多宗。该项措施编入《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(第一批)》。

——全省率先推行“预售即预告登记”室内环境改善 。2023年底台山市率先推行“预售即预告登记”,申请人只需提交1份材料、只跑一次,即可同时网签及预售商品房预告登记两项业务。截至2024年,已完成1423宗“预售即预告登记”业务。

从过去的“纸办”到如今的“智办”,背后是服务效能跃升与智慧服务的升级室内环境改善 。如今,江门群众进行不动产交易、缴税、登记只需“1个窗口、见1面、24小时出证”;申办材料仅需“1套2份材料(二手房)”甚至“零收取(一手房)”;全市1477台“粤智助”自助服务终端机实现不动产登记“24小时不打烊”线上智慧服务。

助企

从“本市”到“跨城”

百言不如一行室内环境改善 。暖企扶企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。为此,江门以“交地即交证”“交房即发证”“验收即发证”“抵押即交证”与“带押网签”“带押过户”的“四交两带”服务助力企业在侨乡沃土上茁壮成长。

此前新会区在全省首创国有建设用地“交地即交证”服务,实现交地与交证“零时差”室内环境改善 。该项服务推广至全市后,已“交地即交证”业务532宗。江门还在全省创新推行新建商品房“交房即发证”服务,实现群众购房一手领钥匙一手领不动产权证。全市已有9531户购房业主同时领取到新房钥匙和《不动产权证书》。工建项目“验收即发证”,全市已业务61宗。去年,江门实施“抵押即交证”服务,全市已该项业务总量1977宗。

“带押过户”激发市场活力室内环境改善 。江门创新推行二手房“带押过户”服务;去年5月,推行一手房“带押网签”和“带押过户”。实施至今,全市已“带押过户”业务4636宗。

江门市自然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,“四交两带”一方面既解决企业、群众办证烦心事,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;另一方面又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按下“快进键”,全流程比以往缩短30—60天,助力企业及项目早投产、早运营、早收益;还可以有效盘活资产,助力企业发展,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,刺激社会经济发展室内环境改善

更多的创新举措体现着便民利企的践行与承诺室内环境改善 。目前,江门70项登记事项无差别“市内通办”;与其他省内8个城市实现不动产登记全业务“跨城通办”;香港、澳门、江门三地“跨境”转移登记(已完税)及变更登记、抵押登记等不涉税的登记业务,惠及超10万异地置业市民。

与此同时,“不动产+金融服务”将不动产登记窗口延伸至银行,实现群众企业及办证“只跑一趟银行、只交一套资料”,全流程申请仅需10分钟;企业工作室、企业专窗、小微企业绿通道服务、主动走访等,助力企业用最短时间完成不动产登记,解决企业登记难问题室内环境改善 。通过这些惠企通道,目前已为企业登记业务超万宗,协助企业发展超百亿元。

便民

从“办好”到“好办”

十年来,江门不动产登记工作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优化办事流程,提升服务水平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室内环境改善

兜底服务解难题,社会更和谐室内环境改善 。江门成立处置工作小组,建立会商工作机制,设立不动产登记“办不成事”反映专窗,统筹推进土地及地上建筑物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;同时制定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。2021年以来,江门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项目401个、涉及套数超2万套,项目数量化解率和套数化解率为100%。

特登记暖人心,服务更细致室内环境改善 。江门持续推行不动产登记特服务,如“5+X”周六预约办事、“中午不打烊”服务,市本级受理业务3.8万宗,服务人群超17万人次;推行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流动车,服务范围覆盖珠三角周边地区,办结记录超450宗;推行继承公证免税一体化服务,市本级业务2.6万宗,减免群众公证费用3343.4万元;实施“不动产登记+金融/法院//公证/水电气网”等民生服务一体化;组建“江小登”党团员青年服务队,下沉乡镇、住宅小区,开展“房地一体”登记发证及“周末办证易”服务,完成“房地一体”登记发证23.3万宗、商品房转移登记超千宗,服务群众超10万次。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syojy.com/post/274.html

友情链接: